某一次在Pyrmont Bridge Hotel 楼上的bar里,忘了是谁的farewell drink,反正有人离职或调走,都会在那里喝一趟。 我们聊到喜欢的电影,我说我刚看过Her,Drew问你给它打几分,我说5分,我觉得很赞。 他撇撇嘴,说你的5分标准好低,然后我问他都给什么片子打5分,他说暂时想不出来。 后来Zoe提到Lost in Translation, 他们纷纷点头说这个不错,虽然很难打5分,但已经很好了。
于是今晚无聊,在YT上花了7.99刀买了这部片子在线温习一遍。 其实多年前还在上大学时就看过了,只记得Scarlett很美... 如今再看,异国他乡,语言不通,即便住在高级酒店,也行尸走肉,空洞乏味, 呵呵,只有有过这样经历的人,才深刻地懂得吧。
在印度,在东京,在香港,在台北,在旧金山,在纽约,在新加坡, 我也曾是那个Lost in translation的人,住在或高级或普通的酒店里, 白天忙于应付工作,连轴开会,晚上拖着疲惫身体回到酒店,想玩的心都化做早点睡觉的动力, 好容易闲下来,也左思右想该不该出去,因为,害怕一个人吃饭,一个人晃荡。
我已经打起余下不少的精神去尽可能地感受出差经过的每个城市了, 好在他们都是大都市,足够繁华,足够忙碌,足够多的人穿梭以显示你的孤单是多么微不足道。 我曾在新德里被黑导游带去一个地下商店买纪念品买他们很贵的丝巾,本着破财消灾的观念也就硬着上当; 我曾在东京的代代木公园的某一长椅上累到睡着,因为暴走了好多路,而且不想那么快回酒店窝着; 我曾在香港的深水埗公园一个人回味当初读书时的感觉而被人搭讪, 并一路跟踪到地铁站,吓得我假装一直给人打电话不理他; 我曾在台北自己坐火车去放天灯的那个小地方玩了一天,写简体字的祝福在天灯上被众多本地游客瞩目; 我曾在旧金山日暮的渔人码头见证一对gay couple的安静浪漫求婚, 冷风中饿着肚子独自感慨坐有轨电车回酒店; 我曾在纽约看百老汇的妈妈咪呀,坐在后排忘带眼镜,克制自己不要睡着,囫囵地看到最后起立鼓掌; 我还在新加坡闷热的雾霾天逛圣淘沙,买了张可以玩好多项目的通票但实际只玩了不到4样。
都是一个人,被成群或成双成对的人侧目的落单的人。 我自嘲这样轻松自在,但还是渴望有人陪伴,跟人分享,而且,是对的人。
原来很多时候把自己搞得很忙很丰富就是一种逃避孤单的方法, 我在尽量填满周末的日程,倒数着下个他来团聚的日子,不然,寂寞会把人摧毁。 我想,真正内心平静和内心强大的人,是不需要做这些吧。
2014年的最后一个月,看国内朋友说北方大风降温时, 我却穿着短袖睡裙,盖着夏凉被,敲下这些字。
外面起风了,有蝉鸣,有蛙叫,嗯,多么美好的夏夜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