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

【在欧洲过圣诞节】

住在美国东部6年多,飞欧洲其实就一个红眼航班的距离,

但只在结婚度蜜月时来过一次欧洲,后来再也没有机会计划。

这次趁着孩子不在身边终于恢复自由身,紧锣密鼓地给自己订了个欧洲行。

几年来放心大胆滴请了两周假,提前一个月办好申根签,联系好住在荷兰的高中好友Y,

结果刚飞到荷兰的第一天被告知荷兰政府宣布lock down到明年一月中旬!

好在我们第一周本来安排的就是去德国和比利时,这两个国家还靠谱。

杜塞尔多夫见了秦同学,和他同事一起吃了顿正宗中餐;

科隆看完大教堂,还有幸逛到了著名的圣诞集市,买了对铁匠铺打的马蹄,special!

在马斯特里赫特住进了个由旧教堂改造的设计酒店,高大上加有情调;

布鲁塞尔看了原子塔,动漫博物馆,皇家美术馆,撒尿小童,老城的广场、街道;

安特卫普住在老城的希尔顿酒店,逛了巧克力博物馆,中央车站,老城的广场,河边的城堡。

走马观花五个城市,全程580公里,分5天开完,平均每天开1-2小时车,每天走1万4千步。

今天圣诞节,上午去了Y的一个荷兰本地朋友家,

属于中产阶级,住比较nice的独栋房子,朝南有大面积落地窗,和屋外一大片自有菜地。

下午和晚上回她男友家准备圣诞晚餐,男友的妈妈也来一起吃饭、玩桌游、交换礼物。

现在窝在他们家二楼的小卧室里做做接下来一周的功课:

鉴于荷兰继续lock down,我们准备去趟巴塞罗那,感受下南部的温暖。

欧洲真的很小很方便,在荷兰感觉随便开车2小时就能到个大都市,

领略不同的文化和风光,物价不算贵,基础设施也不错,

要是我还年轻没孩子,肯定要找机会在欧洲待个一两年,玩儿个遍!

所以我要珍惜这趟旅行,因为之后回国了不知道下次什么时候才能自由地来回了!

【本命年】

没有那些红色辟邪的东西,我这个本命年就要过完了。

一个跟了大半年的项目各种推迟,竟然推到今天决定上线了,

上线的时间,恰好和我几天前跟同事约好了带个蛋糕到公司过生日的时间一样。

中午草草地跟同事吃了点蛋糕就又忙回工作。

下午4点多冲出公司赶火车到Secaucus,一个contractor临时说可以来我家看一下要修理的地板。

结果人家嫌活儿小不想接,我郁闷地辗转了公车加两趟火车,回到家已经7点半了。

饥肠辘辘,边煮泡面边回邮件,

干完活一看已经又是9点多了。

每天都很忙很累,没有孩子在身边也还是没有自己的时间。

出了大学,没有一个地方我能连续住5年,

年轻的时候觉得多走走多看看是挺好,

现在都奔四了,其实真的渴望的是累了一天回到自己熟悉的地方。

或者,为什么要把自己搞这么累呢?

我到底在追求什么?

这个双十一,应该是我来美国后过得最落寞的一个。

【归去来】

9月17号下午,我们一家四口拖着五大箱行李终于登上了回上海的飞机。

现在是11月7号,我自己窝在这个曾经充满人气现在却无比空旷的大房子里,打下这些字。

回国一趟千辛万苦,尤其是14天的酒店隔离,都是怎么熬过来的?

到最后那几天得知我们还要多住一晚才能被释放,我到处搜怎么可以早点出去,

整个人情绪已经在崩溃的边缘… …

隔离结束后回到公婆家,安顿好孩子们,接我爸妈来,

又张罗着给妹妹过两岁生日,折腾了两次去上海office,带爸妈去看show。

紧接着又跑去北京三天,赶趟见了5个人,

回上海第二天再去郑州,走马观花地颠覆了童年的记忆。

再回上海又赶趟见了几拨人,最后过了个充分陪娃的周末就登机回美了。

路途上花了26个小时,中途停了首尔,停了多伦多换机,

但出奇的是我几乎只有回来第一天有点时差早醒了,第二天就睡回来了。

回到家里一团麻烦袭来,首先是发现厨房漏水,地板泡湿了一大片,

楼下车库顶也因为上面的漏水弄穿顶了。

车又没电了,请朋友来jump start后出去开了一圈,

蓝天白云,炫彩的秋色,熟悉的道路,突然很想孩子们。

每个转弯的路口,Derek会说什么,妹妹会说什么,

他们数过的红绿灯,喊过的Railroad crossing,

一刹那我觉得回上海的那一个多月都像是场梦,

梦醒来只有我自己又回到原地,他们都不在了,物是人非… …

周四早上醒来决定去公司,收拾好东西出门到火车站正好8点,

边跟Derek视频边上车,他还记得这火车,在视频那端大叫,我忍住了泪水。

车到纽约Penn Station,换地铁,进公司,到11楼吃早餐,

跟两年前一样的早餐,打咖啡的人给我冲了个漂亮的拉花,

看着窗外远处更多高楼林立的Hudson Yard,深深感叹,

吃完起身一回头看到4年前的老同事Lyzelle,上前拥抱,又一次忍住了泪水。

找到新楼层新座位后我打开我的打包箱,两年前休产假时整理好的东西跃入眼帘,

一个相框,是Derek两岁时我们仨的合影,真的再次强忍住泪水… …

工作很忙,忙倒也好,就没太多时间去瞎想。

独自生活也很忙,要整理现在家里的东西,扔的扔,卖的卖,

还要兼顾把以前一个小房子给继续租出去,周末的时间都被填满。

圣诞还想跑去荷兰玩,还在研究签证和行程。

曾经做了多少次心理建设,要怎么带孩子回国,怎么安置这边的房产和工作,

当真正置身其中,就是现在经历的每一天,硬着头皮去一项一项做下来,时间竟过得飞快。

手机相册时不时跳出去年今日,前年今日的照片提醒,看着看着还是会很舍不得,

这栋房子,这片街区,这绚丽的秋色,

我们曾有过的喜怒哀乐,现在就要由我一个人打包告别。

孩子们尚未发育好的记忆也许真的不会记得太多,

但我不一样,我亲手种的花花草草,挑选的家具装饰,

甚至现在要睡觉了我却还坚持要关上我们房间和Derek房间那扇相通的门,

因为强大的习惯告诉我,关上那扇门,就像是儿子还睡在我们隔壁… …

走,可能很容易,而再次归,就不知是何时了。

【这个夏天雨真多】

Hurricane Henri来袭,淅淅沥沥要下两天雨。

这个夏天雨真多,有段时间几乎天天都要下,

下完了就继续高温,也没见凉快。

我说这美国的夏天也越来越热了,感觉五六年前我刚来那会儿没这么热。

澍说可能你的感觉也不对,因为那时的夏天你都在公司上班,感觉不到那么热。

唔,也有道理吧,那时候老抱怨办公室空调开得太冷,时不时还要出去晒太阳“取暖”。

疫情到这个阶段真的都疲惫了,国内也出现了很多要与病毒共存的舆论,

清零政策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国外都躺平,你也不能闭关锁国,清零端不住啊。

再怎么抱怨也没用,我们眼下最关键的就是20天后到底能不能顺利回国。

我也很矛盾,顺利回去了吧,要在酒店隔离14天,

我晚上还要工作,白天又要对付孩子,怎么熬?

回不去吧,就继续在这边窝着,眼看到了秋冬估计又要严重一波,

不被感染,幼儿园不停课,就上帝保佑了。

况且澍在这边日夜颠倒地过了一年半了,

再不回去就把他哪天半夜就猝死在电脑前了。

我对之后自己十月底回来接着独自住到明年还有些期待,

完完全全回到7年前的单身时光。

上周还一度突发奇想,要不要跟住Jersey City的有娃朋友换房子住,

这样他们也能享受住独栋的宽敞,我也能去享受住城市的方便。

可惜最后人家没买账,我也后来有点后悔搞这个提议,

看着这个家,都是我熟悉的角落,搬出去还是很麻烦的,算了。

有同事去年年底跑去了夏威夷住了半年,回来把湾区的房子退租,

跟老婆开车到处边玩边工作,好不快活。

我打算11月12月恢复“伪单身”后跑去西部找人玩一把,

其实最想的是跟澍一起单独旅游,一年半前被疫情鸽掉的冰岛,不知何时才能再去。

【等来的机会】

六月的最后一天,同事Meghan突然提出辞职,下周五就是她的last day.

这确实杀了我个措手不及,估计我老板也很郁闷。

大概两个月前我被调到这个组,Meghan带我一起做项目,我才刚上手,她就要跳槽了。

这项目是Google Pay今年的重点推广功能,但因为还在初期,很多设置需要手动操作,非常繁琐。

从数据上看,用户们目前对这个功能并不怎么感冒,所以搞得大家花了很多精力但没什么显著效果。

Meghan可能是腻烦了这过程,或者挖她的公司也的确足够有吸引力(Stripe!pre-IPO!),  

总之她的辞职,突然让我的感觉有些复杂。

这复杂,一方面在于,我就成了唯一要接手这个烂摊子的人了,这两天已经明显感觉工作量大了很多,

不间断的会议,跟各种人沟通扯皮,晚上孩子睡了也还要继续工作一会儿,颈椎也开始疼痛。

另一方面,我一直在等待的能上大项目的机会来了,我成为被各种需要的焦点了,

早前已经放弃升职加薪的动力又被点燃了,怎么也得争取一下吧。

如果我要拼升职,貌似接下来的那个评级还轮不上,还得再熬半年到明年,

这,就又有点打乱我的回国计划,因为我本来就打算工作到今年年底就走的…

到今年10月底就是我在这家公司的十周年了,

十年换了三个国家,四个办公室,八个老板,升了两级,

是不是应该再抓住这个机会再往上走一级,才能给自己有个交代?

经常一起带孩子playdate的朋友在FB工作,本来也是年底要携家带口回国的,

后来也因为有个升职机会,决定再待到明年,

理由是升了职还有机会带人,这样回国找工作可能能谈个不错价钱和职位。

我一度觉得自己已经躺平,回国的事也不想去想,干脆裸辞休息一阵也好。

但现在机会貌似又来了,总不能放在手边还不去争取吧,

不然哪有什么底气能回去谈个好offer呢?


看来,想躺平,还真不是那么容易。


【母亲节最好的庆祝方式】

昨天和澍大吵了一架,今天在床上躺了一天。

什么都没有管,就像尸体一样躺了一天。

明天是母亲节,我决定再躺一天。

什么都不要管,就当给自己放假了。

母亲节不需要花,不需要卡,只需要你们都leave me alone,

我自己安安静静地躺一天,最好。

【一生一世】

2013年1月4号时,被网上很多人炒作“爱你一生一世”,是个结婚的好日子。

那时的我对自己和爱情婚姻不够认识,一度还寄希望于那天跟当时的男友领个证也可以一生一世了。

那天之前的跨年,我们在外滩闹了别扭,之后的元旦也没全和好,

但因为早就订好了机票飞去了北京,我的户籍所在地去领证,所以也没浪费。

俩人拿着户口本,去了北京,住在一个有情调的胡同改造的酒店,从争吵到讨论,聊了一晚上,

决定还是为彼此慎重,没有去民政局,灰溜溜地回了上海。

八个多月后我们彻底分手,九个月后我出差来美国,遇见了澍。

与其相信那数字巧合的一天会怎么怎么样,不如早点清醒地认识自己,早日离开toxic的环境。

今天又扯到一生一世,是因为2021314,前几天看国内还有呼声让民政局今天加班(因为是周日)。

呵呵,想到我八年前的悬崖勒马,还是要感谢当年的自己。

话说四年前的今天,我早上6点开始感觉有了规律宫缩,10点钟冒着大雪赶到医院。

当时觉得最好能在这一天把孩子生下来,因为我查过,3月14是爱因斯坦的生日!

结果呢,儿子就是不想跟爱因斯坦同一天生日,硬是拖到了15号凌晨2点35…

如今他也是个四岁的小伙子了,脾气大,性子急,不懂分享,

但是呢,脑子灵,观察力敏捷,对喜欢的东西过目不忘。

当然不敢奢望他有爱因斯坦的成就,不过接下来应该好好培养他的情商,

希望他能早日控制自己的情绪,及时认清自己,理性温和,不要做情绪的奴隶。

加油,我的小伙子!

PXL_20210314_225636644.MP_2.jpg

【也说Club House】

二月初的时候Club House突然被马斯克炒火,我一个用安卓手机的人发现竟然下不了,就没跟风。

后来因为我们纽沙开了个讨论房间,我觉得有义务要去学习下,于是意识到我还有iPad可以去下来用。

着实不记得上一次为了蹭邀请码的app是什么时候了。

刚入坑的时候真是上瘾啊!

我们沙龙还有湾区沙龙的人都是各种network大牛,关注了他们几个就能发现很多宝藏。

那可是个大爆炸的时期,因为国内一度还可以用,话题敏感度一度像脱了缰的野马一般飙升。

从两岸青年相互问,到XJ camps,到哪些老生常谈的民主自由问题,

那时基本的中文房间几乎都被这类国内的禁区话题给垄断了。

不过很快,热潮就分散到正常的领域了,创业啊,职场啊,美股啊,要不要回国啊这类,

后来李开复和吴彦祖等顶流也加入过一些房间,着实带了一波流量。

这不,一个月过去了,我也基本退烧了。

总体感觉这个东西本质还是个杀时间的玩意儿,社交媒体属性。

有些网红人物,来回流窜各个房间积极举手发言刷存在感,给自己做一波广告。

有些人呢,表达欲旺盛,但对话题连个基本的认知都没有,发言内容空洞无味,问一些无知的问题

还有些人,两三分钟的发言,连基本逻辑和语言组织都成问题。

好多次,我在一些房间闲逛,听了没几分钟,就在质问自己,我为什么在这里浪费时间…

还是感觉Podcast这类单向传播的audio app有价值,

经过精良制作的节目或有credit的人的对话才值得花时间,

陌生人自发形成的网络质量实在低,信息密度也很低。

我看了看我Club House在iPad上的screentime,

最近这周的使用时间只有5小时,而二月初最高峰的时候有15小时之多!

一下子下降到三分之一,我觉得我还有救,嗯。

【2021年1月也过完了】

2021年的十二分之一过完了。

现在是周日,晚上9点40,外面下着雪,孩子们也睡了,澍在书房开始跟国内的时间上班。

我们这样二对二带娃已有一个半月了,妹妹也从元旦后开始上托儿所,

工作日的白天没有孩子在家闹腾,就我俩在家,一起吃午饭,一起工作,偶尔还一起散步。

早上还是我来负责管孩子,一般8点20就都送到托班,我回家也不过才8点半,

自己给自己煎个鸡蛋,看看新闻,然后开始一天的工作。

有时还能订上去健身房游泳的slots,游个半小时,洗个澡,清清爽爽地回家继续干活。

下午通常5点15一起开车去接孩子,到家5点半,

澍做晚饭,我陪他们玩一会儿,6点基本就能吃上饭。

吃完了就去看会儿电视,儿子每周上两次火花思维的课,由澍带着,也已经适应。

到了快八点,开始陆续给娃们洗澡,睡前仪式,妹妹通常8点20就能倒下,

哥哥要晚一点,看书讲故事,一般9点半到10点也能倒下。

我开始逼着自己看书,之前怀妹妹时让父母从国内给我买来的书还有好几本没看,

拾起来最厚的那本《源泉》,这大半个月竟然也看了有400多页了(快一半了)。

工作也开始忙起来,在搞一个内部平台的迁移,

各种事情的对接,让我本以为孩子不在家可以偷懒也没太多时间偷。

我这几天常跟澍说,咱们这样的日子其实很美好,而且以后余生还真不知有没福气能再过得上。

我的意思是建立在很快回国了两人忙工作不着家,就不会有这么从容地带孩子的时间的假设上。

也不算什么假设,完全就是国内的现实:

怎么可能下午5点多就能下班接孩子?6点钟就能回家吃上晚饭?9点钟孩子就能睡觉?

没有老人在旁边指手画脚,唠唠叨叨,我们四个人过日子其实很简单很幸福。

就像今天下午刚开始下雪的时候,在后院一起玩回旋镖,跟着漫天的小雪花一起旋转奔跑。

【被认可】

我心底里还是一直有一股渴望被关注的人认可的冲动,

如果没有如我所愿,我会变得失落,继而没有动力再做。

前几天下了场大雪,我兴致冲冲地想要堆雪人,刚堆好了个身子,

看儿子没兴趣,澍也没有一点帮我意愿,我也就没再继续。

今天看到院子有个大雪块可以拿来修整一下当雪人的头,

于是又重拾兴趣,搬到那个身子上,又回家画了眼睛,

剪了嘴巴,找了儿子的乐高玩具当鼻子,去给雪人贴上。

完工后去叫澍和孩子来看,他们的反应都很敷衍,

叫澍来帮我给雪人拍个照,女儿在屋里不知怎么在大叫,惹得他心烦,也没好好照。

那一瞬间,我的兴致就像是被浇了盆冷水,彻头彻尾。

把我父母送回国差不多一个星期了,每天早上都是我7点多起来,

给女儿换尿布,喂奶,再上楼叫儿子起来,伺候他穿衣刷牙上厕所,

再下来给儿子弄早餐,喂完他,再给两个孩子穿鞋穿外套抱上车,

开去幼儿园,抱着小的,牵着大的送到门口,再把小的抱回来,

开车回家,给小的做鸡蛋羹,喂她…

这一系列搞完大概还不到9点,澍在楼上继续安然地睡着。

结果呢,从我自己的爸妈,到公婆,都觉得我什么都没干,

都心疼孩子他爸,觉得他晚上又要跟国内的时间上班,白天还要管娃,还要做饭。

我不仅没有被认可,还被认为是好吃懒做。

我没有想专门在老人面前刷存在感,邀功,但队友在他们面前也没说过我好话,

我承认之前他们在的时候我并没有显得很勤快,但队友也并没有比我勤快啊?

为什么造成了他们走后会一致认为我就是那个不干事的人呢?

我很难过,我做不到完全不在乎别人的评价只顾自己我欣赏。

对于带孩子这种琐碎繁杂又无聊的事,我没有办法内心强大到只凭”母爱“去牺牲,

更何况,我的孩子也不认可我,我花了那么多时间精力陪他,他其实还是更喜欢和信任爸爸。

我不认为父母对子女的爱是完全无条件的,如果我的孩子在我付出了那么多也不爱我,

我没有什么动力做除了我义务之外的事。

就是这样。